广州柒正:夫妻别让“没共同爱好” 变隔阂

  “你看你的剧,我玩我的游戏,互不打扰不好吗?” 结婚三年,先生的这句话成了我们的日常 —— 他喜欢打游戏,我喜欢追综艺,闲暇时间各玩各的,慢慢的,连聊天都找不到共同话题。后来才明白,共同爱好不是 “天生就有”,而是 “刻意培养” 的,有了一起喜欢的事,夫妻间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。

  第一,从 “对方的爱好” 里找共鸣,别一开始就拒绝。先生尝试让我一起玩游戏,我起初觉得 “很无聊”,但还是陪他玩了一次。没想到,在他的指导下,我慢慢找到乐趣,还会跟他讨论 “怎么组队更厉害”。后来我也拉他看我喜欢的综艺,他虽然不热衷,却会跟我聊 “里面的嘉宾好有趣”。从对方的爱好入手,不是 “强迫自己喜欢”,而是通过参与了解对方的世界,比如他玩游戏时,我知道了他喜欢的角色;我看综艺时,他知道了我喜欢的嘉宾,话题自然多了起来。

  第二,从 “生活小事” 里找共同兴趣,不用刻意追求 “高大上”。我们发现,不一定非要培养 “旅游、运动” 这类大爱好,生活里的小事也能成为共同兴趣 —— 一起研究新菜谱,周末尝试做不同的菜,他负责切菜,我负责炒菜,吃完还会点评 “今天的红烧肉糖放多了”“下次可以加点香菇”;一起养绿植,他负责浇水,我负责修剪,看着小苗长出新叶,都会开心很久;甚至一起整理相册,回忆恋爱时的趣事,笑着笑着就觉得心里暖暖的。这些小事不需要花很多时间,却能让彼此在互动中感受到陪伴的快乐。

  第三,“包容兴趣差异”,别用共同爱好绑架对方。虽然我们培养了共同兴趣,但也尊重彼此的 “专属爱好”—— 他每周会留一晚跟朋友打游戏,我也会留一下午跟闺蜜逛书店。我们不会说 “你怎么又去打游戏”,而是 “玩得开心,记得早点回来”;也不会说 “你怎么总出去逛街”,而是 “注意安全,想买什么就买”。包容差异不是 “放任不管”,而是让对方在拥有共同爱好的同时,也能保留自己的小空间,这样的关系才会更轻松。

  夫妻间的共同爱好,不是 “必须一模一样”,而是 “有一件事,我们都愿意花时间一起做”。有了共同兴趣,平淡的日子会多很多乐趣,彼此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。